互联网+工作委员会

I n t e r n e t + C o m m i t t e e   

当前位置: 首页>首页新闻列表 >

5G小基站迈入规模增长期 中小厂商受益最多

作者:本站编辑 来源:原创 发布日期:2023-11-28 浏览次数:

我国5G商用正式迈入第五个年头。作为产业风向标,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在同期举行的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看到,大量通信设备厂家开始展示5G小基站产品。有厂商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我国5G网络部署已进入精细化阶段,小基站将在未来几年成为5G部署重点。

与5G普通基站相比,小基站体积更小,部署灵活,因此前者也被业内称为“5G宏基站”。而依照体积由大至小,5G小基站可再细分为微基站、皮基站和飞基站三种,常见部署在机场、火车站、体育场等普通基站无法覆盖的室内与局部场景。此外,记者在本届通信展会上还了解到,小基站的价格也普遍比宏基站便宜1~2倍。

在此前举行的行业研讨会上,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男曾指出,小基站是5G商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规模化网络建设后,可以低成本按需补充大网覆盖和容量的不足。同时,工厂、矿山、医院等行业客户对5G小基站灵活组网需求十分强烈。

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4月末,我国已建成5G基站总数超过273.3万个,占全球5G总基站数的60%,占我国基站总量24.5%。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,2022年到2025年,中国5G小基站的年度建设量分别为60万、150万、200万、190万,对应的市场进度分别是390亿元、975亿元、1300亿元和1235亿元。

“据估算,5G时代将有超过80%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场景。”一家参展的国内5G小基站厂商负责人援引华为此前发布的《室内5G场景化白皮书》数据告诉记者,未来三年,国内运营商对5G小基站的采购量有望规模化增长。

产业链上下游均受益

国内通信业的运转规律,多由三大运营商发起,再逐步传导至产业链下游,小基站亦不例外。记者注意到,自2022年起,运营商开始集采5G小基站。

采购信息显示,2022年5月12日,中国电信率先启动5G低规格数字室分小站设备代工采购及定制化设备采购。同月23日,中国移动启动5G Femto家庭小基站研发项目委托定制开发及试制服务项目,要求明确包含一体化小站、一体化皮基站、一体化瓦级小基站等产品。

2022年8月4日,中国移动公布了2022~2023 年扩展型皮站设备集采的中标信息,投标情况显示,此次集采预估采购规模约为 20000站,集采金额接近 13 亿元,中标份额主要由京信、赛特斯、锐捷网络、新华三等中小供应商获得。

“中小厂商是这轮小基站采购的主要获益者。”C114通信网主编周桂军向记者表示,相对于宏基站,小基站价格更低,利润空间更小,加上整体出货数量难以跟宏基站匹敌,对于头部设备商而言,很难具备足够吸引力。

与此同时,面对5G网络部署的高投入,运营商也希望通过采购更低成本的小基站来减轻成本压力。有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,头部设备商其实也推出了一些有竞争力的小基站产品,但其主要用在一些高价值性的政企专网场景中,如煤矿、电力行业,而在更为普遍的商超、写字楼、医院、学校等室内场景中,中小厂商的产品性能同样能够满足需求,同时性价比也更高。

“虽然5G小基站看着小,但由于室内场景需求复杂,需要设备商提供有差异性的解决方案,因此也很难让头部设备商完全染指。”该运营商人士表示,中小厂商更愿意为小众需求的客户群提供个性化的小基站解决方案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小基站产品也同样需要经过运营商网络的技术验证。很多中小设备厂商均参与了运营商的相关测试验证。在本届展会上,赛特斯总工赵著行透露,在去年11月与中国移动集团签署框架合同之后,随即在多个省份进行了试运行,设备运行平稳,之后赛特斯也开始了规模供货及商用部署。

芯片自研提速

与任何一款通信硬件产品类似,芯片也是5G小基站的核心部件。在传统的5G宏基站上,核心芯片大部分由英特尔、高通、恩智浦等国外厂商包揽,但随着国内自研创新的提速,国产厂商也开始在5G小基站芯片上逐步完成自给自足。

在今年2月,中国电信研究院宣布,已成功研发5G扩展型小基站国产化pRRU(皮基站),其中的芯片和器件国产化率达100%,实现了我国小基站产品的全国产化研发。据中国电信研究院方面透露,本次研发的5G小基站产品的射频收发芯片与DFE芯片均来自国产厂商,并成功实现了产品整机国产化芯片器件的集成应用。

记者从中国电信相关人士方面获悉,目前该产品的主要端到端业务已完成实验室测试,典型指标均满足行业和企业标准的要求,项目团队将于年内开展基于国产化pRRU的小基站系统外场试点和推广应用。

记者还在本届展会上了解到,不管是华为的LampSite,还是中兴的Qcell,其5G小基站都已经采用成熟的自研芯片,而以比科奇微电子、思朗科技等芯片公司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也开始成为同类市场的主角。

思朗科技CEO查浩在本届通信展期间表示,其最新推出的UCP4008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小基站芯片,从内核到指令集到SoC再到上层应用都实现自主研发,可以更好地支持未来国内5G应用。此外,思朗产品也在研发一款自研家庭基站系统级芯片。据透露,该款芯片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流片,2024年第二季度回片。

半导体分析师季维向记者表示,5G小基站芯片更多是针对特定场景研发,而室内场景需求复杂,单一解决方案很那满足对差异化的需求,因此在基于架构的设计基础上,软件在小基站中发挥的作用也比较大,而这正是中国厂商的强项。

不过,赵著行也提醒道,相比国外通信设备巨头,国产小基站产品在性能、功耗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,在解决了“从无到有”的问题后,下一步方向将会是“从有到优”。

算网布局新角色

在业内看来,5G小基站的登场,也意味着5G发展进入新的阶段。中国信通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日前指出,5G发展已经步入下半场,推进应用发展成为各方关注重点。尤其是在to B领域,为了保证行业企业业务的连续性,“宏站+小站”协同将成为5G to B的必然发展趋势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小基站作为最接近用户的小型终端,也被视为网络边缘侧的重要节点,若与云端网络进行联动,可以很好地解决网络拥塞,分流网络流量。对此,赵著行表示,5G小基站与4G小基站非常大的不同之处在于,5G小基站是云计算技术推广后的云化小站,它能够使网络更灵活,运维能力更强。

李男则更为直接地指出,除了为公网覆盖提供重要补充外,5G小基站还具有支持云化、智能化及与边缘计算等技术结合的能力,可为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,在行业5G专网建设中将扮演重要角色。

“这也意味着,运营商还是可以在小基站的角色多元化上做很多探索。”周桂军表示,运营商目前的重心是打造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,即三大运营商都在重点打造的“算力网络”,而小站作为网络边缘节点,可以承担更多的功能。

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开的资本开支计划,2023年,中国电信算力(云资源)预计投入195亿元,同比增长39.3%,使算力总规模达到6.2EFLOPS;中国移动算力网络投入452亿元,同比增长34.9%;中国联通算力网络预计投入149亿元,同比增长20.2%。

“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减少5G建设开支,加大算力网络投入,而小基站将会是算力网络中边缘侧的一大重点环节。”一位运营商人士在通信展期间告诉记者,以这一角度观察,5G小基站可能已经脱离单纯5G网络的范畴,而进入了更大的算网领域,这也注定其会在接下来的运营商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。